葉九升 著/A414-1/25K/平裝/362頁/400元 風水系列
地理之學有二,一曰地利,一曰地脈。地利者,審山川之險易,設關梁以立國;
察道里之迂宜遠近,以出入而行師;度乃地之高卑,以疏鑿而灌溉。地脈之學
則相其陰陽,觀其泉流,大而建都立邦,小而卜宅營葬,以召吉迎祥。
本書裒集古人著作,龍穴砂水,依次序列,各部種種,法無不備。起於龍法之星辰,
終於造墳之作用,系統分明,一貫到底,誠地理書之佼佼者,亦是習巒頭之最佳範本。
序 言
天垂象地成形。而言天地者。不僅曰天象地形。
必曰天文地理者。蓋大道所在。皆至文至理。
初無有奇秘之術存乎其中也。但習之明之者。
寡似奇秘耳。天文之學有二。一曰推曆。一曰步象。
推曆所以敬授民時。使民無先時後時之失。
而上有興作。必於三農之隙也。步象者。觀七政之
順逆璣犯。以占災祲。而禽奇祿命之學隸焉。
地理之學有二。一曰地利。一曰地脈。地利者。
審山川之險易。設關梁以立國。察道理之迂宜遠近。
以出入而行師。度乃地之高卑。以疏鑿而灌溉。
若地脈之學。則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大而建都立邦。
小而卜宅營葬。以召吉迎祥也。是推曆地利二者。
皆所以厚民生。而步象地脈二者。則所以趨吉避凶也。
余嘗言地學難天學易。何也。天學不知則不知。
一了則百了。如推曆也。知歲寔而二十四分之。
則節氣中氣在是矣。知太陰之入轉遲疾。而朔望
可定矣。知其出入兩交。而薄蝕可驗矣。知五號之合伏。
而遲留伏逆不紊矣。步則知三垣二十八舍之定體。
五星之定形。而為瑞為客為妖之星可別矣。推則案上
之勞步則不半年而垣宿盡現。夜夜可觀。舉頭在望。
故學之易也。
若地脈之學。則山川之奇變無窮。而平陽水鄉山谷。
各方之性情殊異。足跡不遍天下。則不得實見。
心思不細如毛髮。則不得精微。故學之難也。余輯
(平陽全書)。以平陽向無專集。因裒集古人著作梓之而已。
不能提綱列目。一線貫串。至今胸中歉然。今之
(山法全書)。雖係裒集。而龍穴砂水。依次序列。
各部種種。法無不備。書起於龍法之星辰。終於造墳
之作用。一貫到底。更無複雜之患。余之願亦可無恨矣。
教之學者能以聖賢裁正之學立人事之基。則於觀俯察孰非
大道言九五也哉。
目 錄
穴法倒影‧奇形怪穴部
怪穴賦
怪穴圖
奇形六十四穴
寸金賦
穴法倒影‧奇形怪穴部
怪穴辨惑歌
怪穴破惑歌
國寶經三百六十奇形怪穴法
附三十六穴圖訣
附十二直流穴
玉髓經必穴名髓
穴髓犒玄
十巧穴髓
黃妙應穴法二十四歌
穴法倒影‧穴情穴暈部
穴情賦
四大穴情
暈法
十六法
穴證
明堂證穴
過峽處審穴要訣
水口拿穴場偏正要訣
龍虎砂上怒穴要訣
官曜上拿穴要訣
立穴要訣
葬法‧落頭部(上)
古落頭部
一粒栗
倒杖
蔡牧堂倒杖訣
二十四葬法
總索
總索書後
接木
家寶經四字口訣
家寶內旨
教子詩
玄中仙歌
至寶真機
三寶經葬法
葬法‧落頭部(下)
天寶經
倒杖三十詩總要綱目歌
神寶經
乘生秘寶經
葬法‧落頭作法部
金鋼鑽
金星形局
木星形局
水星形局
火星形局
土星形局
穴內作用二十九法
穴外作用法
清奇葬法
裁剪作用圖說
砂法部
三神補論
上砂論
下砂論
用砂秀砂總論
橈棹論
龍虎論
案山論
應星論
樂山論
照星論
夾山論
羅城論
水口砂論
論遠秀雜砂
秀砂論
禽鬼歌
水法部
四神補論
配龍水論
明堂論
水城論
來源論
客水論
水口論
泉水論
理氣部
二十四龍訣
天王外傳四十八局訣
吉砂類
凶砂類
吉水類
凶水類
凹風剋應論
八山忌風
造墳部
作法秘旨歌
點穴法
穿壙法
作堆法
放水法
取路法
課驗法
壙底行注法
金井布氣說
穴前放水法
附書部
星砂賦
奇驗經